新葡32450-欢迎莅临

    王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多维解读

    [摘 要]全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既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新起点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既要善于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课程建设的长期实践和成功经验中提振底气和信心,也要敢于直面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课程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课程建设学理支撑、打造教育教学鲜明特色、完善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全面发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改革创新;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为新时代“为什么要办好思政课”“怎样办好思政课”等系列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思政课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着重强调的核心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课程。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既离不开充足的底气和信心,又需要直面变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既需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同频共振,又需要体制机制和学理支撑同向发力,才能在改革创新的征程中不断书写奋进之笔。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意义重大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责任,是一门重要且必要的关键课程。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知如何做,又要知为何做,因此,把握其改革创新的意义是必要前提。全面把握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要在立足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眼光来看待,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事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将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秉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开设了“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党的建设”等课程。毛泽东曾九次到陕北公学亲自授课,指导学生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革命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纳入课程教学,为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先后出台10多个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完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措施细化跟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有序开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习近平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2]“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等。[1]可见,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发展是我国党办高校的鲜明特色,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传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提出,不仅体现了党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认识进入新境界,也昭示着思政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方面承担着更加艰巨且重要的任务。就课程性质来说,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就授课对象来说,广大青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信念尚显薄弱,思维相对灵活,价值观没有稳定,需要正确引领。加强对广大青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就是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的国之栋梁。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关系着学生能否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关系着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明思善辩、站稳立场。因此,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事关广大青年的意识形态引领,是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大局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解决好思政课之于立德树人重要作用的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好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在立德的层面,思政课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其政治性、思想性、道德性都是立德的重要体现。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仅能引导学生确立家国之大德,也能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之公德、个人之私德。在树人的层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我们的高校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就决定着,高校思政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不能培养其他什么建设者和接班人,更不能培养旁观者、反对派或掘墓人,高校思政课培养的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新葡32450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育人宗旨不会改变,现在和未来都会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P70)高校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担纲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要有本领技能,更要有理想担当。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并非以培养部分学生特殊的专业技能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全体学生共同的理想担当为旨归。思政课承担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政治课、理论课和信仰课,是全体青年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的灵魂课程。办好思政课,就要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就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进一步夯实青年学生信念根基、道德认知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依托,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力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离不开底气和信心

    解决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这一“到哪里去”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其“从哪里来”,也就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源自于何处,有什么重要依托和可靠支撑。思政课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保持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着深厚力量,思政课的长期发展也总结出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这些都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底气和信心。

    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办并发展高等教育的历程,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征贯穿始终。毛泽东深刻洞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系列重大问题,强调:“不论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4](P226)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着重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5](P104)江泽民勉励广大青年成为坚持“四个统一”的跨世纪人才,并对学校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位置……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6](P332)胡锦涛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理论命题引入教育视野,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7](P617)这都充分体现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系列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等重要论断。[8]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成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成就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支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解决了党和国家何去何从的问题,也拉开了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从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到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更加有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弘扬;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相继落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全面发力、纵深推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高校思政课讲什么?改革创新又要关注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成就就是答案之一。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实践,就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深厚力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也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些丰富且厚重的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师引经据典、博古论今提供了前提,成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依托。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核心表达,有助于引导学生从革命理想中坚定信念,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力量,从革命精神中锤炼品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蕴含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体现着价值引领的重要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且独特的德育资源,对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大有裨益,必将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展现力量。

    课程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政课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守正创新、善作善为,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长期奋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一线的教师,发挥可信、可敬、可靠的精神品格,发扬乐为、敢为、有为的工作作风,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积累了重要经验。这些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体现在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支撑。以学科理论为基础,科学回答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学生思想领域真正落地生根。又如,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优势在互动教学、线上课堂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再如,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都强调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有很大不同,知识面涉及广、学科跨度大,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事、不断备课、常讲常新。这些长期探索和成功经验推动着高校思政课不断进步,也为其在新征程上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直面时代要求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具备充足的底气和充分的信心,但也有一些困难需要解决,有一些问题需要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建设要在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进一步下功夫,教师队伍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需要协同发力、继续优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有待持续探索等。前进的道路上,洞悉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要求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新变化。思政课是一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最新成果的宽领域课程,也是一门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最新变化的时事课程。这一性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紧跟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引导学生在发展大势中思考,在复杂形势中明辨。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从国内外发展大势看,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坚定立场,在正确看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中不失方向,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直面的挑战,这也为其提供了顺势而为、应势而谋的重要机遇。从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看,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有出现。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继续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动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析和自觉抵制各类错误社会思潮。

    课程建设发展迎来了新要求。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围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现实目标,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要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也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强调了价值引领蕴含于知识传授中的重要性。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传统,又表明了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必要条件。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体现了思政课建设必须落实的规范要求,也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提供了发挥空间。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强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大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效能。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八个统一”以科学的辩证思维直击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不仅是课程改革创新的最新要求,也为提升课程质量水平明确了基本遵循和现实指向。

    教师队伍建设期待着新进展。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也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第一次专门针对一门课程的教师队伍所展开的座谈会,既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也以“六个要”的新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政治要强居于首位,要求教师以自身坚定的信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情怀要深着重强调教师要在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上下功夫;思维要新要求教师善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以新视角新理念应对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视野要广启示教师要将扩大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作为终身课题;自律要严呼应了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强调的师德师风问题,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以师为范;人格要正充分彰显出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关键要义。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扩充也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着重强调、重点关注的方面。教育部近期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再次强调了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质量有保证、数量有依靠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也能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协同发展方面呼唤着新局面。高校思政课建设不是孤军奋战和单兵作战,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全局工程,需要学校党委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共行。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党委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课程建设,带头联系授课教师。在其他课程建设上,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真正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健全的学科体系和高质量的教材体系对课堂教学的助力作用。在育人体系建设上,要努力构建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与课程协同发力的“十大育人”体系,为课程育人保驾护航。此外,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一同画好高校育人“同心圆”。总之,新的起点上,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一场配合战和全局战,汇聚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就是为课程改革创新提供了最大助力。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出路选择

    全面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既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新起点上高校思政课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思政课建设发展应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师资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力,在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上探索新经验新做法。

    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在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上下功夫。高校应严格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分各负其责的相关要求,举全校之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金课。一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管理。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改革创新。学校分管思政课建设的校领导深入思政课课堂听课指导。在校、院两级设立教学督导组,做到听课全覆盖,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另一方面,动员全校力量画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心圆。坚持“以本为本、打造金课”的原则,优化课程设计,明确责任清单,全面推动课程立体化建设。学校各部门按照统筹安排,积极参与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管理、教改项目支持、教材建设攻坚、第二课堂衔接等环节,着力建设名家名师全参与、课内课外全覆盖、线上线下全互动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金课生产链。此外,高校应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有效拓展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育人思路。组织师生围绕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系统、规范的社会调研活动,帮助学生在真切感受基层社会“温度”时,锤炼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厚植优势,科研攻关,在课程建设的学理支撑上下功夫。高校应在多平台积极推进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多出成果,特别是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围绕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和实践探索,设立多种教学改革项目,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学术研究,推出优秀思政课教学研究成果。学院在持续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也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组织国际国内学术研讨活动,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提供学术探讨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

    守正创新,多点发力,在教育教学的鲜明特色上下功夫。高校应致力于打造思政课教学品牌,彰显思政课建设的特色,在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手段创新等方面多下功夫。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的思政课“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一体”即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系统讲授是基础,重在整合和发挥教师研究和教学专长,提高理论讲授的深度和水平;专题教学是精华,在设置专题模块的基础上,邀请更多校内外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实践教学是提高,依托学校各类社会调研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探求新知。“两翼”即“研究型+互动型”教学两翼。既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型教学,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全过程、多维度地开展互动型教学。这可为思政课教学特色的挖掘提供思路。

    选优配强,注重培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上下功夫。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师水平和质量,培养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这个目标,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组织教师参与教案编写、教学研讨、教学疑难问题解析、教学视频和微课录制等工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形成团队优势。同时,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为本校及全国教师提供更大范围的“手拉手”集体备课服务。二是聚焦师资攻坚、教法攻坚,为青年教师服务,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服务。发挥特级教授、特级教师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社会服务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三是注重培养后备人才。高校应积极推进本硕博一体化新葡32450体系,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七个二级学科的本硕博培养方案,与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新葡32450专项计划”一道,助力思政课教师后备新葡3245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