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32450-欢迎莅临

    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赴德国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8月25—30日,应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出访团赴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团队其他成员包括张云飞教授、郑吉伟教授、赵玉兰副教授、张晓华博士和王莅博士。

    8月26—27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出访团一行参加了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院著名学者、激进哲学研究专家弗里德里希·奥托·沃尔夫教授(Prof. Friedrich Otto Wolf)组织的“新时代视域下的中德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德方代表还包括德国柏林MEGA编辑促进会主席、MEGA2编者罗尔夫·黑克尔教授(Prof. Rolf Hecker),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工作站成员、MEGA2第II部分(《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总负责人卡尔—艾里希·福尔格拉夫博士(Dr. Carl-Erich Vollgraf),德国著名《资本论》研究专家、马克思传记作家米歇尔·海因里希教授(Prof. Michael Heinrich)等。

    8月26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沃尔夫教授介绍了会议的主题、议程,并对中国人民大学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郗戈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出访团向德方同仁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尽管与会学者来自不同国度,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我们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点,相信此次会议能够增进中外学者的理解和沟通,推动中德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

    接下来,郗戈教授、米歇尔·海因里希教授、赵玉兰副教授和沃尔夫教授依次作了主题发言。

    郗戈教授以“《资本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为题,指出从青年马克思著作研究向成熟马克思著作研究的“重心转移”现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热点更迭,而是具有“学科范式转换”的重大意义。自20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发生范式转换:借助成熟马克思的“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的问题域,走出“实践主体性”的原有范式,逐步形成资本逻辑批判的新范式。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看,资本逻辑批判的新范式比实践主体性的旧范式更具有生命力,更能切合21世纪的时代问题。新范式的理论生命力在于,比旧范式更为契合马克主义哲学本身的历史性精神,更为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逻辑与发展方向,即不断从抽象一般性研究上升到内含特殊性的具体总体研究。新范式的现实生命力在于,比旧范式更为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不是外在地套用到“现实一般”范畴上,而是内在地切中特定现实。新范式基于《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内在引申出切中当代现实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开启了若干重大的新问题域,能够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米歇尔·海因里希教授以“马克思思想传记写作中能否规避个人化的历史观”为主题,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研究决不是单个人的思想重构,而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重构。因此,马克思思想传记的写作面临着个人化的生活经历与时代化的思想内涵的张力,并且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发展往往不依赖于个人的作用。所以,写作马克思思想传记需要参照三条方法论原则:第一,关注19世纪催生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产生的现代资产者、无产者与商业资本;第二,注意社会发展的“非中心”化特征,经济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并非一成不变地始终发挥着中心支配作用;第三,思想发展的“非目的论”指向,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一系列偶然因素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特别提到,尽管伦敦是研究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不二之选,但马克思并非自愿选择到了这里,而只是被迫流亡到了此地。

    赵玉兰副教授以“从著作到季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证研究”为题,指出2017年底出版的MEGA2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正式确立了“季刊说”,否定了“著作说”,从而引起学界巨大震动。她认为,“季刊说”并不是毫无征兆地横空出世的,它实质上是对半个世纪以来德国学界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成果的正式肯定与确认。早在20世纪初,“季刊说”就作为当时已经得到确立的“著作说”的学术背景而隐性存在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MEGA2书信卷的出版,相关编者首次提出了“季刊说”,从而对“著作说”提出质疑。此后,《德意志意识形态》先行版明确否定了“著作说”,从而为“季刊说”最终在MEGA2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正式确立扫清了道路。她指出,尽管“季刊说”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诞生史和出版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它能否从根本上推翻“著作说”还有待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沃尔夫教授以“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自我批评”为题,详细讨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否曾经被创立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到19世纪90年代是否发生过变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如何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何种意义上参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恩格斯晚年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通信是否会使该种理论面临危机”等问题。他详细引用恩格斯晚年与康拉德·施米特、保尔·恩斯特、约瑟夫·布洛赫、弗兰茨·梅林、瓦尔特·博尔吉乌斯、韦尔纳·桑巴特等人的7封通信进行了论证,并主张借助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提出的“隐喻”概念,重新清理和思考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结构中所起到的功能性作用。

    8月26日下午,张云飞教授、郑吉伟教授与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尼克斯·帕帕达基斯(Nicos Tsanakis Papadakis)、米歇尔·拉尔威斯(Michael Rahlwes)、蒂尔·鲁德尼克(Till Rudnick)依次作了主题发言。

    张云飞教授以“论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实验”为主题,指出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同样给予专门关注,留下了大量“科学笔记”,开展了自然辩证法思想实验。在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斗争中,马克思与恩格斯讨论过自然辩证法研究计划。马克思考察了最新科学发现,廓清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进而,他在“生态学笔记”中提出了生态自然观的设想,在《数学手稿》中提出了科学数学化的设想,在“工艺学笔记”中提出了技术社会学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马克思同样是自然辩证法的构思者和创始人。

    郑吉伟教授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再思考”为题,首先指出,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和晚年所表述的东方社会思想并不矛盾,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他集中探讨了马克思晚年为什么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重要基础。他认为,这种想法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公有制本身,而是在于俄国农村公社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所具有的作用。历史地来看,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和平的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过,在此过程中,俄国农村公社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经过农奴制改革的洗礼之后,还进一步发挥了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因此,马克思支持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原因并不是传统所认为的公有制本身,而是在于农村公社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尼克斯·帕帕达基斯以“思想起源的批判——马克思思想中法学和经济学的内在关联研究”为题,一方面指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特有的法学背景,另一方面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当代的法学研究和争论相结合,探索马克思思想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研究中所具有的解释力。米歇尔·拉尔威斯和蒂尔·鲁德尼克以“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未完成的政治批判计划”为题,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具体解释当代资本主义政治问题时的困境。与此同时,他们借助法国思想家艾蒂安·巴里巴尔(Étienne Balibar)的政治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展开对话,以期开掘马克思思想与当代政治新关联。

    8月27日上午,张晓华博士、王莅博士、罗尔夫·黑克尔教授和卡尔—艾里希·福尔格拉夫博士依次作了主题发言。

    张晓华博士以“‘儒家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研究”为题,批评了某些海外学者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儒家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他指出,这种观点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事实的依据,对近代中国思想史和当代中国现实缺乏全面的了解,其核心论点主要根据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中的某些论述,但引文大多采用相关著作的英文版本而非中文原著,内容往往不准确或断章取义,这在根本上影响了其研究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观点结合起来的解释框架主要基于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包括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韦伯的新教社会理论、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葛兰西、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理论、福柯的权力理论等庞杂的元素。具体而言,他们主要运用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理论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的原因,认为经济基础不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因素,而政治领导权却反过来具有社会本体论的地位。这种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截然相反的,其结论也是偏颇的。

    王莅博士以“当代中国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格局”为题,从教育背景、时代特征、研究现状、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与成就等方面详细介绍并反思了当前国内青年学者的代际特征。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中国兼具政治性、学术性、日常性等多重语境,而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同时肩负着为政治实践和日常用语奠定基础的任务。出生于恢复高考、成长于改革开放、求学于新世纪、研究于国际交流时代的青年学者因独特的时代背景,接受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是当前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在继承此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的基础上,青年学者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马克思与领域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基本完成了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展研究的转向、创立了一套标准的中文马克思主义学术概念和话语体系、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整体性认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参与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合作与争鸣。

    罗尔夫·黑克尔教授以“MEGA2第IV部分摘录笔记的意义及其出版情况”为题,特别结合新近出版的第IV/18卷收录的马克思在1864—1868年之间关于自然科学的摘录,一方面呈现了马克思参与当时自然科学争论的情况,另一方面展现了《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研究背后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卡尔—艾里希·福尔格拉夫博士以“论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数学问题的理论意义”为题,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研究数学问题的总体情况和重要材料,进而具体分析了数学研究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危机问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指出这是对抗当时庸俗经济学泛滥的重要环节。

    在近两天的密集研讨中,与会学者在半个小时的主题发言后,都要进行半个小时以上的问答甚至争辩环节,讨论深入,交流热烈。另外,由于会议主题多样,议题丰富,讨论的内容亦非常全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均有涉及。对于德国学者来说,本次研讨会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和焦点的一次全面了解。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本次会议既是对个人国际交流研讨能力的检阅与提升,亦是对国外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学术素养的学习互鉴。

    双方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作为在柏林举办的首次研讨意义重大。双方拟定,未来以柏林自由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为主办单位,以柏林MEGA编辑促进会为协办单位,把中德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年度举办不同议题的中德马克思主义交流研讨会,并通过网络或纸质形式出版会议论文集,推动中德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长期交流。

    8月28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出访团一行经过八小时的车程抵达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8月29日上午,出访团一行拜访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并与馆长伊丽莎白·诺伊(Elisabeth Neu)女士举行“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著作”国际学术工作坊。

    伊丽莎白·诺伊馆长首先详细介绍了2018年特里尔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举办的四场大规模展览,包括特里尔莱茵流域州立博物馆举办的“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时代”主题展览、特里尔市立西麦翁博物馆举办的“马克思的人生轨迹”主题展览、特里尔大教堂博物馆举办的“劳动的生活价值”主题展览以及经过装修布展后在2018年5月5日重新揭幕的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前三场展览已于去年10月底结束,只有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长期开放参观。

    然后,伊丽莎白·诺伊馆长介绍了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历史。她指出,故居博物馆隶属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在2003年前,它不仅是展览机构,而且是研究机构,附属于它的马克思故居研究所是关于马克思著作、生平、思想研究的著名机构,该机构不仅出版国际知名的绿皮书《马克思故居文集》,而且也是MEGA2编辑出版工程的重要参与单位。但是在2003年,故居研究所关闭,大量科学研究人员离开,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失去了其研究性质,目前只从事马克思生平的布展、宣传工作。

    此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出访团同伊丽莎白·诺伊馆长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双方就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新近布展情况,马克思故居博物馆曾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以英格·陶伯特(Inge Taubert)为首的德法工作组编辑的MEGA2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先行版的情况,绿皮本的编辑出版和收藏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沟通研讨,并就未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展望与设计。

    最后,郗戈副院长向伊丽莎白·诺伊馆长表达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意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主任赵玉兰副教授同诺伊馆长就两所机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师资培养与参观考察、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合作意向进行了沟通交流。

    之后,伊丽莎白·诺伊馆长委托故居博物馆的中文导览员钟慧娟女士引导出访团一行访问了故居博物馆。出访团成员对马克思的生平、思想及影响有了直观、生动、鲜活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对这位伟大革命者、思想家有了更深厚的景仰与敬慕之情。

    临别之际,伊丽莎白·诺伊馆长赠送出访团一部沉甸甸的《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平、著作、时代》,这是2018年由莱茵流域州立博物馆和特里尔市立西麦翁博物馆联合出品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型画册,其中收录了关于马克思生平和思想的研究论文、马克思家人及友人的小传、与马克思相关的德国重要城市的介绍以及关于马克思的大量精美图片。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画册的文献资料中亦收录了我院赵玉兰副教授在Critique杂志发表的两篇关于MEGA1编辑史的文章,这是其中收录的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学者的文献。

    在前往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出访团还沿途经过了位于西蒙大街8号的马克思一家旧居(马克思出生一年后全家搬到此处)、位于耶稣大街13号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旧址以及中国政府赠送的卡尔·马克思雕像。

    总的来说,本次德国出访一方面加强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以柏林同行为代表的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学术联系,提升了与柏林自由大学哲学院、柏林MEGA编辑促进会合作与交流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了与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学术联系,为双方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05

2019.09

- 分享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