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32450-欢迎莅临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建构:比较文明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12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比较文明理论研究所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承办的“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建构:比较文明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外籍专家和国内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吴付来代表学校对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诚挚地欢迎!他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建构进行学术对话,尤其是聚焦比较文明视域下世界各国价值观教育展开深度研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他充分肯定了比较文明理论研究所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成立20多年来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在思想界和文化界产生的影响,并希望以本次会议为新契机,进一步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深化文明交流对话与促进发展。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主持。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研究、国外价值观教育与文明交流互鉴、新时代中国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悉尼大学Murray Print教授指出价值观教育为任何教育事业所固有,澳大利亚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如《墨尔本宣言》便明确规定了培养公民的具体目标,国家更将其转化为课程文件。澳大利亚的价值观教育计划通过强调正直、公平、自由、努力、尊重、责任和包容等学校所达成的共识性价值,来促进价值观教育问题的解决。

    英国伯明翰大学Michael Hand教授区分了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其他的道德标准。虽然如果道德教育要是理性的,大部分的道德教育就必须采取非直接的探究形式,从而对有争议的道德标准进行论证。但基于有一些基本道德标准是值得每一个人遵守的,相应的有一些道德教育就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些基本道德的遵守,并帮助他们了解这些标准为什么是合理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Li-Ching Ho博士围绕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出发点这一话题,指出仁慈植根于人类固有的同情和共情。教育者有责任培育这些萌芽,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和话题中培养和延伸正在萌芽的仁慈,另一方面要在更大的社会和政策背景下增强对全面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解。

    中国香港大学Liz Jackson博士以同心圆模式来比喻人类关系,讨论了公民教育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平衡教育培养忠诚于全球、国家和本土的人的视角。她指出,这些视角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竞争的,但学习共同生活的根本挑战不在于如何驾驭这些视角,而在于了解同心圆中的每一个部分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长江学者刘建军以“中华文明与中国人的信仰”为题,提出文明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是信仰,文明与信仰相互依存、相互阐释、相互建构,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人的信仰是人文信仰、入世的信仰、以家为核心场景的生活信仰、以家为延伸的爱国信仰、超越与回归相统一的信仰等。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为题,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指出文明治理与价值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理路,详细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以“当代中国的新文明观与面向未来的价值观教育”为题,阐释了中华文明近代以来的变迁历程,并指出当代中国的新文明观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的积极价值,对内以现代化为目标,注重文明的制度价值,对外倡导和谐、健康、平等的文明交流,促进参与、合作与建构,促进开放、开发与创新等来促进未来的价值观教育。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以“民族精神独立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互构建”为题,从《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引入主题,提出面对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中国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发展起来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等问题,通过平等、多样、包容、开放的新文明观来推进民族精神独立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构。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以“文化自信中的文化自觉”为题,就如何看待西方文明、中华文明自身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文明借鉴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世界意义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永福就“中国的价值观如何走出去——以网红李子柒为例”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从李子柒何以打动外国人、李子柒传播了何种价值观、新时代如何传播中国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张文喜以“友爱共同体的制度基础”为题,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出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具有爱的意蕴,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友爱共同体提供了可能性,越具有友爱的共同体制度越具有合理性的制度美德,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从现行家庭的亲属关系、民族之间的保守纽带和国家之间的竞争纽带中走出来,不断推进经济和历史的发展。

    在下午的主题发言中,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丰富的,关于整个世界的的价值观,可以从第一价值观、基本价值观和具体价值观三个层次来理解。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雷江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表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人类先进文明的借鉴交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增岽从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两种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处的位置出发,强调我们要在大的历史观中认识中国,认识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并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增进青年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对宏观历史的把握。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基礼从工具理性与共识的瓦解、价值理性与共识困境、交往理性与共识基础等三个方面批判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强调要通过交往理性来增进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曲波认为,中国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语境离不开全球现代性,时代创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我们可尝试构建“点线面体”的新时代价值观教育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任志锋针对价值观传承和借鉴中存在的误区,指出中外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对中国当代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贡献,关键在于要正确处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做到以我为主、他者为镜、人我互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白洁从电影《流浪地球》体现的安土重迁的传统思维风格出发,阐释了中国外交政策中体现的历史文化底蕴,并通过分析传统“义利观”指明我国在对外话语表达和含义转化等方面的提升和超越。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祝大勇阐述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已成共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家传播的内容表述无共识、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使命责任等内容。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雷认为,全球治理需要价值共识,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汪萍以认为,准确把握当前国外价值观教育基本现状并对其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进行合理借鉴,主要思路是国别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中介、以借鉴研究为旨归。

    大会主题发言分别由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学琳、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客洪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智主持。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明理论研究所所长邱吉教授进行了总结。她立足地理空间之维,以“东西南北中”概括了学者们的话题差异与共识,立足历史时间之维,以“前后内外”强调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研究要有宏大视野,立足方法论研究之维,强调要通过接近自然来教人成真向善。国际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宋友文主持。

20

2019.12

- 分享 -
Baidu
sogou